close

引用:http://petersyt.blogspot.com/2005/10/blog-post_112942590828498472.html

現在的管理雜誌,越編越厚。其中有很多廣告,讀者可能只看幾頁就不想再看了;電視新聞內容,每個電視台也大同小異,看哪台都一樣;綜藝節目也是抄來抄去。
現在的手機,如果一家推出很炫的功能,不久可能所有的手機都有MP3、照相等多種功能;日本汽車業彼此也相差不大,以致勝負取決於規模,小公司幾乎無法生存。
是否從顧客角度思考?
台灣的代工產業更是如此,所有的廠商都迷信產能的擴大,一再投入擴廠,結果是讓自己可選擇的策略空間越來越小,越來越沒有彈性,彼此更沒有差異化,營運風險加大,並淪為品牌廠商任意宰割的對象。
這些都是很典型紅海策略的結果。他們所犯的錯誤就是完全從供給面的角度思考,台灣的代工廠商認為單價要低,產能就要大,以為只要單價低訂單就跑不掉;汽車業者常以為功能多,被顧客挑選到的機率就大;雜誌業者也是一樣,以為只要厚、內容多,客戶就會喜愛它。這完全是製造導向、以供給為中心的想法。
是否放長線釣新市場?
藍海策略真正不一樣的地方就是,找到一個獨特的利基或市場空間,利用創造獨特的價值曲線去服務未被注意、未被滿足的市場。其中包括本地未被注意到的顧客群或海外未被開拓的市場機會,例如新興市場。
最近金磚四國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,就是因為他們有很高的經濟潛力,但並未受到很多廠商注意。這些未被注意到的市場有潛在需求,目前可得到的產品與服務顯然不夠好,企業常常忽略了這些藍海需求,陷在紅海而常不自知。
要改變這樣的困境,企業思考就要從供給者的角度,移到顧客的角度。相同的產品對不同的人而言,價值與感受的差異可以是很大的。
是否強化產品吸引力?
進一步分類消費者對產品屬性的價值曲線,一類屬於理性訴求,例如產品功能、價格、品質等;另一類屬於感性訴求,比如服務態度、品味、品牌聯想等,即使對於相同的屬性,不同的人,詮釋與權重也有別。
企業要創造自己獨特的價值曲線,只有以顧客為中心,從顧客的角度,積極差異化而獲利。工程師或具有技術背景的人,對於科技消費產品理性訴求的屬性如功能,會比較重視,因此給的權重也會比較高,因為他瞭解產品。
但大部分的消費者不具有同樣的知識,所以多半比較重視感性訴求的屬性如外觀、品牌等。這種感性的訴求,廠商往往是要非常瞭解消費者才能把它們具體化,成為產品的吸引力。這些一般供應者沒有注意到的屬性,往往是可以創造獨特價值曲線的著力點。
(作者是標竿學院院長、交大管理科學系教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vinjc 的頭像
    kevinjc

    Music@life

    kevin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