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M的科技人才培育策略

IBM擁有全球員工32萬人,每年創造高達812億美元的營業額。台灣IBM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柯火烈,特別在亞太科技人才發展論壇上,分享IBM全球對於科技人才的發展策略與經驗。

撰文:莊安華

       IBM成立92年來,不變的策略是怎樣吸引與留住最好的人才。
  IBM找尋人才,從不問學歷、背景,而是找尋有學習能力的員工,希望能夠隨機應變應付市場。其實員工的聰明才智都差不多,進入IBM後,主管首先得把員工的DNA(價值觀)調整正確。
  所謂IBM人的DNA,就是期望IBM人建立「成就客戶、創新為要、誠信負責」的價值觀及文化。IBM對人才的價值觀相當看重,每年都與員工簽訂「業務行為準則」,假使員工違反業務行為準則,就會被解雇。
  IBM結合「培育計畫」與「績效計畫」,首先讓員工寫出自己的績效計畫,也就是個人業務承諾(PBC,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),據此評估自己所欠缺的技能,以進行培育。
  IBM育才是要培育員工的職能(Competency),職能是指個人在職場上展現出來的個性與行為,也是個人績效差異化的根源。職能就像冰山一樣,浮出海面的冰山,就是眾人所能看得見的技能與知識部分,這個部分比較容易培養。而冰山下看不見的,則包括角色扮演、自我意象、特質與動機。
  IBM以學習者為中心,讓員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學習。IBM調查員工學習效率發現,以Doing(從做中學)80%的成效為最高,其次是跟同儕切磋的70%,而閱讀最低,不到10%。
  IBM目前的員工學習,分為「自習課程」、「與系統互動學習」、「與同儕協同學習」、「上課或研討會」四種模組,透過網站提供全球IBM員工線上學習。
  在自習課程裡,IBM提供Web Based的寰宇大學網站,提供3,000多種專業課程、業務指南與主管培育的自習課程,回應速度快、內容豐富、容易使用。一般課程部分則有「與系統互動學習」機制,設置7天24小時的電子老師,提供學員互動學習。而員工也可組成社群,應用Team Room與同儕協同學習。
  在IBM內部的全球服務資產網站中,架設了智本資料庫、攜帶型智本資料庫、知識入口站及知識咖啡站,提供員工所需的知識。員工可將服務經驗與智慧,儲存在「智本資料庫」,提供其他員工參考。「知識入口站」則讓員工輕易搜尋案例、專家與知識。社群組成的「知識咖啡站」,則匯聚成員的商業智慧經驗,方便員工擷取研讀。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kevinjc 的頭像
kevinjc

Music@life

kevin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